日期:2021-5-14
文章作者:贺竹梅
黄曲霉毒素(aflatoxin, AF)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(Aspergillus flavus)和寄生曲霉(A. parasiticus)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。它已被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A类致癌物,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,其毒性比砒霜大68倍,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毒素。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,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。研究表明,黄曲霉毒素的细胞毒作用是干扰信息RNA和DNA的合成,进而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性损害,黄曲霉毒素B1能与tRNA结合形成加成物,黄曲霉毒素-tRNA加成物能抑制tRNA与某些氨基酸结合的活性,从而在翻译水平上干扰了蛋白质生物合成。
世界各国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有严格的控制标准。WHO制定的食品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浓度为15ug/kg,我国政府对各种食物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允许量不超过20ug/kg。
随着人们对黄曲霉毒素危害的认识及发现其代谢复杂性,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不断增多,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么处理实验室中的黄曲霉毒素,使之不发生人为的污染。
我们知道,黄曲霉毒素在pH9-10的强碱溶液中能迅速分解,某些化学试剂如5%次氯酸钠和丙酮可使黄曲霉毒素B1完全分解。利用这些性质,我们可以对实验室中的毒素作必须的处理。
本人的实验室长期从事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代谢机制的研究,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实验室的无毒处理,这也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。下面是我们实验室处理黄曲霉毒素及其培养物的做法,供同行们参考(如果有更好的方法,欢迎交流):
1、对污染黄曲霉毒素容器的处理:
凡接触黄曲霉毒素的容器,需浸入1%(v/v)次氯酸钠(NaClO2)溶液并加入适量洗衣粉中,半天后清洗备用。
2、对含有黄曲霉毒素培养物的处理:
在培养黄曲霉后的废弃培养基中,加次氯酸钠溶液至终浓度为5% (v/v),同时加入适量洗衣粉,浸泡一段时间后,用HCl将该溶液pH值调至7.8-8.0,加入丙酮,使丙酮占溶液总体积5%,浸泡1小时以上,即可丢弃。
3、对黄曲霉孢子和菌丝的处理:
在培养黄曲霉的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,加入次氯酸钠溶液至终浓度为5%(v/v),同时加入适量洗衣粉,浸泡2-5天,121°C高温高压灭菌20 min后丢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