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9-6-5
	 
 
选择合适的萃取柱一般从两方面进行考量:吸附剂和柱规格的选择。
适宜的吸附填料可以让干扰物质与目标组分得到良好的分离,并满足回收要求。而吸附剂所能吸附的化合物质量是有限的,一旦样品量过大,则会出现“超载”,使得目标物直接“穿透”萃取柱不被保留。
	
 
	
 
	
	
根据基质性质选择:吸附剂主要可根据目标化合物性质和基质性质进行选择。
| 
					 基质  | 
				
					 目标化合物  | 
				
					 主要干扰物  | 
				
					 萃取柱  | 
			
| 
					 土壤、污水  | 
				
					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  | 
				
					 腐殖物质  | 
				
					 反相柱C18、SLC  | 
			
| 
					 水果、蔬菜、中药、果汁、 蔬菜汁、果酒  | 
				
					 多种农药残留  | 
				
					 碳水化合物、色素、有机酸、酚  | 
				
					 NH2、Carbon/NH2  | 
			
| 
					 弱极性农药  | 
				
					 反相柱C18  | 
			||
| 
					 碱性农药  | 
				
					 阳离子交换柱HLB  | 
			||
| 
					 酸性农药  | 
				
					 阴离子交换住PAX  | 
			||
| 
					 血液、尿液、动物组织、 奶制品  | 
				
					 中性、弱酸性、弱碱性药物  | 
				
					 蛋白质、脂肪  | 
				
					 反相柱C18、SLC  | 
			
| 
					 碱性药物  | 
				
					 阳离子交换柱PCX  | 
			||
| 
					 酸性药物  | 
				
					 阴离子交换住PAX  | 
			||
| 
					 油脂  | 
				
					 脂溶性维生素、磷脂、黄曲霉毒素  | 
				
					 脂肪  | 
				
					 正相柱silica、NH2、PSA  | 
			
吸附剂的选择则大致可由以上两种方式进行选择,对于具体实例,可依据“区分目标化合物和主要干扰物”的原则进行选择。
选择出适宜的吸附剂后,还需要根据检定所需的样品量选择合适的柱规格。由于萃取柱的吸附剂能吸附的化合物质量是有限的,一旦超过了这个数值,目标物就不能被有效保留,使得洗脱效果大打折扣。因此,根据样品中的组份量选择合适的柱规格,是很有必要的。
以下给出了萃取柱的上样容量及洗脱参数,以供参考:
| 
				 萃取柱规格  | 
			
				 最大上样量  | 
			
				 最小洗脱体积  | 
		
| 
				 50mg  | 
			
				 2.5mg  | 
			
				 125μL  | 
		
| 
				 100mg  | 
			
				 5mg  | 
			
				 250μL  | 
		
| 
				 150mg  | 
			
				 7.5mg  | 
			
				 375μL  | 
		
| 
				 200mg  | 
			
				 10mg  | 
			
				 500μL  | 
		
| 
				 500mg  | 
			
				 25mg  | 
			
				 1250μL  | 
		
| 
				 1000mg  | 
			
				 50mg  | 
			
				 2500μL  | 
		
常见问题:
关于萃取柱使用时的常见问题,一般有回收率低、重现性差、净化效果不佳、流速过快过慢这几大方面,下面我们一一说明:
1、回收率低
原因分析:
①目标物在填料上保留不足
判断方法:空白溶剂加标,回收上样液和淋洗液,若实际检测浓度超过含量的5%,说明保留不足。
| 
				 可能原因  | 
			
				 对策  | 
		
| 
				 SPE柱选择不合适  | 
			
				 选择更强保留的SPE柱  | 
		
| 
				 样品上样液或淋洗液的洗脱强度过强  | 
			
				 降低样品上样液或者淋洗液的洗脱强度  | 
		
| 
				 上样体积/浓度过高,导致过载发生  | 
			
				 减少上样浓度或者增加填料量  | 
		
| 
				 操作过程中,小柱发生“干涸”现象  | 
			
				 重新进行活化/平衡,保证小柱在淋洗结束前不能发生“干涸”现象  | 
		
②目标洗脱不完全
判断方法:空白溶剂加标,回收上样液和淋洗液,没有检出目标物;但回收洗脱液,回收率也不高。
| 
				 可能原因  | 
			
				 对策  | 
		
| 
				 小柱保留太强  | 
			
				 选择保留稍弱的SPE柱  | 
		
| 
				 洗脱能力太强  | 
			
				 增强洗脱强度  | 
		
| 
				 洗脱体积太小  | 
			
				 增强洗脱体积  | 
		
③其他原因
判断方法:空白溶剂加标,回收上样液,淋洗液没有检出目标物;回收洗脱液,回收率正常。
| 
				 可能原因  | 
			
				 对策  | 
		
| 
				 预处理的提取不足  | 
			
				 改变提取溶剂  | 
		
| 
				 目标物质不稳定,挥发或者分解  | 
			
				 改变提取和转移方式,减少加热温度,受PH影响较大的化合物可加入缓冲盐调节PH等  | 
		
| 
				 预处理过程复杂  | 
			
				 简化预处理过程  | 
		
| 
				 目标物与杂质结合  | 
			
				 换适当的方法除杂质  | 
		
| 
				 杂质干扰效应太强  | 
			
				 改变前处理方法或与基质加标物质进行对比  | 
		
| 
				 杂质过多,超出小柱最高保留  | 
			
				 改变预处理方法,减少上样量或增加小柱填料量  | 
		
	
 
2、重现性差
| 
				 可能原因  | 
			
				 对策  | 
		
| 
				 操作步骤繁琐,人为误差导致  | 
			
				 改变前处理方法或者制定SOP方法  | 
		
| 
				 复杂样品基质除杂效果不佳  | 
			
				 改变整个前处理方法,加入内标或与基质加标数据做对比  | 
		
| 
				 上样过程发生干涸  | 
			
				 重新活化平衡  | 
		
| 
				 发生堵柱现象或者流速过快  | 
			
				 前者改变预处理方法,后者使用止回阀控制流速  | 
		
净化效果不佳的对策:
① 改变预处理方法
② 改变淋洗液和洗脱液的强度
③ 选择合适的作用小柱
④ 正确进行SPE操作
	
 
3、流速过快或过慢
| 
				 流速过慢的原因  | 
			
				 对策  | 
		
| 
				 SPE选择的粒径过小  | 
			
				 选择大粒径SPE  | 
		
| 
				 样品预处理后仍有悬浮不溶物  | 
			
				 上样前冷冻离心  | 
		
| 
				 样品粘度太高  | 
			
				 样品稀释  | 
		
| 
				 SPE阻力过大,液体无法靠重力滴落  | 
			
				 使用手动固相萃取柱装置,通过调节止回阀,气门,抽负压来调节流速  | 
		
| 
				 流速过快的原因  | 
			
				 对策  | 
		
| 
				 SPE选择的粒径过大  | 
			
				 选择小粒径的SPE  | 
		
| 
				 重力作用时流速依然很快  | 
			
				 使用手动SPE装置,调节止回阀  | 
		
| 
				 抽负压时流速过快  | 
			
				 调节止回阀和气门,控制真空表压力恒定在一定范围内  | 
		
	

